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9章 砭石九针,孙老中毒 (第1/2页)
盒子打开。 九根奇形怪状的深黑色石针放在黄色丝质锦缎上,形状不同,大小不一。 在阳光下,更是感觉到乌黑油亮,闪透着一种迷人的毫光。 “这是砭石九针?” 萧飞只瞧上一眼,就心思活泛起来,不由得惊讶一声道。 中医有六大疗法。 药物,针灸,推拿,外治,饮食,意。 也可称之为六大医术。 砭,针,灸,药,按跷和导引。 其中的针,虽然常说是银针,但由于银针太软,易断且成本高,所以现在临床使用的多是不锈钢针。 即使有些人说金针刺穴用的金针,也并不是金针,不过是不锈钢针上镀金而已。 但在真正的中医大师眼里,对于不锈钢针是嗤之以鼻的,虽然好用,但对疾病的疗效要大打折扣。 用银针要稍好一些。 但也只是无奈之举。 实际上,古时候所指的针,最好的是砭石针,可惜制作工艺早就失传了。 砭石,叫做泗滨砭石,也称泗滨浮石,是一种可以治病的石头。 如果用砭石制作成针,在中医大师眼里,那可是瑰宝中的瑰宝。 虽然现在市面上还许多的砭石,或者砭石针,颜色也是黑色,价格从十元,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但几乎都是假的,或者半真半假。 因为,几千年以来,最为纯正的泗滨浮石早就绝迹了。 即使留存有一些。 也都被一些医药世家给收藏了。 而且没有制作工艺,砭石也无法成针。 眼前孙老捧着的盒子中,躺着的砭石针又叫做砭石九针。 《灵枢·九针十二原》载:“九针之名,各不同形。” 一曰镵针。 长一寸六分,针头大而针尖锐利。 二曰员针。 长一寸六分,针身粗大,针尖呈卵圆形。 三曰鍉针。 长三寸半,针身粗大而尖圆如黍粟。 四曰锋针。 长一寸六分,针身为三棱形,针锋三面有口,十分锐利。 五曰铍针。 长四寸,广二寸半,形如剑锋。 六曰员利针。 长一寸六分,圆而且锐,针身中部微粗。 七曰毫针。 长三寸六分,针身较细,针尖如蚊虻的口器一样尖锐。 八曰长针。 长七寸,针身较大,针锋锐利。 九曰大针。 长四寸,针身粗,针锋微圆。 “如果用这套砭石针施针,起码能将效果提升到两倍以上。”萧飞呢喃道。 其实他心里还有句话没说。 如果让他用来施针。 其效果更是能达到三倍不止。 因为砭石针之所以具有这么大的作用,最主要的就是它能承载真元。 如果是十分真元,普通不锈钢针可能半分都承载不了,银针可以承载一两分,而砭石针根据其制作手法的不同,最高可以承载到七八分。 再配合萧飞怀中那不仅可以百分百完美承载真元,更是能对真元有加成作用的阴阳神针,这天下,不说无病不可治,也能说十之七八都能搞定了。 “小友,年纪轻轻就有如此眼光,老朽自叹不如。”孙鸿熙微微笑道。 与之同时,他看向盒子中静静躺着的九根深黑色石针,得意道:“这套砭石针,可是我寻遍了千山万水,花费了十几年,才在一个小地方偶然得到的。目前,全世界已知的也只有寥寥五套而已,而我这就是第六套。” “这全世界竟然只有六套?” 萧飞一阵惊讶。 如果真是那样,孙老让自己看的极品收藏,的确可以称得上极品二字。 “准确的说是只有五套,因为我这套还不被世人所知。”孙鸿熙摇了摇头道。 “为什么?” 萧飞又惊讶一声,道:“以孙老您的医术,又有如此宝物,怎么会藏着不使用?” “哎,这事可就说来话长了。” 孙鸿熙无奈笑了笑,道:“小友,怎么样,这套砭石针还能入你的法眼吧?” “这是无价之宝。” 萧飞点了点头道。 虽然不知道这套砭石针能够承载几分真气,但绝对是少见无比。 “既然你看得上,那我就将其送给小友了。”孙鸿熙说着就将木盒放在了萧飞的手上。 “爷爷,万万不可。” 孙小琴刚好从外面推开门走了进来,看见这一幕,惊叫一声,连忙阻止道:“爷爷,平时你可是把这套针具看得比性命还重要的,今天怎么能随便就送人了?” “小琴,要说比我命还重要的,是你才对,而不是这套针具。” 孙鸿熙看着孙小琴,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