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_43 吕奉先弃营兵退(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3 吕奉先弃营兵退(二) (第3/4页)

外,亦是大喜。此人非是别人,却正是孙坚孙文台。
  孙坚立於城楼,眺望吊桥处的战斗,喜色满面,与身边的程普等将校、谋佐说道:“吕奉先恃勇骄横,悍而无谋,见我城门洞开,果催军攻城,中我计矣!”
  程普等将皆道:“明公料敌如神,计策高明!”
  却“中我计矣”四字是何意思?
  原来,在猜料到吕布可能会派兵攻城北之营后,孙坚定下的应对之计,其实却并非仅是“於北营设伏,然后用韩当援北营、用祖茂阻击布兵、及与程普出击”这些,孙坚更由此推展,又定下了“如果吕布在攻我北营的时候,并遣兵来攻郾县城的话,就在郾县城也设伏,故意洞开城门,诱他来攻”的计策。
  孙坚定下此计后,程普等将当时都是大吃了一惊,不少人认为此策太过危险,进言劝止。
  却孙坚与他们说道:“吕奉先围我郾县,已有许多时日了。我军外少援兵。君等皆知兵能战,岂不闻无援之城,难以久守?郾县若长期被围,我军的士气必然就会低落。这种情况不能长久下去,咱们非得及早寻策,解郾县之围不可!吕奉先若不攻我郾县则罢,他若在攻我北营之同时,亦攻我城,在我看来,这就是咱们解围郾县的机会到了!……而且不止是解围郾县,我军若能趁此之机,用诱敌深入之计,先败其攻我城之部,随后趁胜掩杀,径攻吕奉先之营,郾县周边环水,吕奉先插翅难逃也!是其亦将为我虏矣!”
  程普等人经过细细的思考,觉得孙坚说的在理,於是不再有人反对,就从了他的此计。
  话回当下,程普等人赞过孙坚之后,程普说道:“明公,张辽率布兵出营之主力,已到桥西,吊桥即将为其所得,底下如何行事?”
  孙坚目注吊桥处的激烈战况,说道:“底下自是按计行事。”问程普等人,说道,“程公、君等,可都依我之计,安排好了么?”
  程普回答说道:“已调了弓弩手三百,伏於瓮城之上,并备下了火油等物,只等攻我城之布兵到入瓮城,即可箭射之、火烧之。郾县西城墙的藏兵洞中,也已经埋伏下了甲士,张辽所率的攻城主力,过了桥后,洞中甲士便就可以随时发起进攻。”
  “好啊!”
  程普所说的,正便是孙坚“诱敌深入”之计的整体计划。
  先在瓮城,歼灭掉攻城布兵的先锋勇士,然后出藏兵洞之甲士,攻过桥后的张辽部布兵主力,最后,由程普等率领己部主力,出西城门,把张辽部彻底消灭。
  程普再三落目吊桥处的战事,面现不忍,终是按捺不住,向孙坚进言,说道:“明公,守卫吊桥的兵士皆我军之精锐也,奈何敌众我寡,明公请看:现下他们已是伤亡惨重。瓮城的埋伏、藏兵洞的埋伏,而下都已经备好了,吊桥不必再守,要不然,就传令叫他们撤退吧?”
  孙坚说道:“不可。”
  “明公,为何不可?”
  “我正欲用守桥兵士之死战,以惑张辽,使其敢於率主力过桥,现下若将守桥兵士撤回,岂不前功尽弃?”
  “可是明公,那些兵士可都是我军的精锐啊!”
  孙坚的脸上现出坚韧的神色,说道:“彼等皆我江东子弟也,个个都是从我征战十余年的!我岂不心痛?但大局为重,心纵再痛,也只能忍之!无我军令,守桥兵士决不许撤!”
  这道命令,明显是要把守桥的这些兵士,尽数送入死地了。
  程普等人虽然爱这些兵士的能战,难免不舍,亦只能遵从孙坚的军令。
  ……
  吊桥西边,於诸多亲兵、骑士的扈从下,布兵主力之中,张辽驻马观战。
  他看到守桥的坚兵死战不退,心中不由想道:“我本疑心吊桥不起、城门不闭,此是孙文台的诱我之计,然观守桥之坚兵,原本百人,现已伤亡泰半,能战者不足二十人矣,却竟仍然守桥不退,而其西城门,现正徐徐关矣!……看这架势,这守桥之兵显是在用死战来给关闭城门争取时间。莫不是,我先前的猜测竟然错了?”
  寻思不定,他看向左右,吊桥左右的那几支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