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9 袁公路聚吏会议 (第3/5页)
明明公的态度而已,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即刻发兵去抢占汝南才是! “否则平舆一旦被吕布打下,……而以下吏愚见,平舆被吕布打下的可能性实际上是非常大的。孙坚已然战死,其部群蛇无首,其长子孙策,年纪轻轻,恐怕不能服众,现在,汝南的孙坚旧部肯定已是慌乱成了一团,吕布趁胜而进,攻取平舆,岂不易如反掌? “一旦平舆被他打下,吕布收拢孙坚残部余兵,加上他本来的兵马,势力就会比较强大,那个时候咱们再去打,恐怕就不好打了。而且到得那时,下吏敢肯定的说,吕布他一定是会自立为豫州刺史,不会再服从明公调令的! “所以现在的第一要紧之务,就是赶紧派兵去争抢平舆。” 袁术听了,正作沉吟,就在这时,一人离席起身,大声说道:“明公,万万不可!李子务此言,这是在害明公啊,绝对不可听之!” 袁术看去,见说话这人年三十余,白面如玉,长须飘飘,形容十分的潇洒,——此人便是袁术部下的长史杨弘。 李业听到杨弘此言,翻了翻眼睛,朝他哼了一声。 袁术唤杨弘的字,问道:“德业,为何如此说?” 杨弘说道:“明公,吕布的确骄纵,但是吕布人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其人亦确是骁勇善战,且其帐下众将,如张辽、高顺等等,无不是一时之斗将也! “而我南阳现下面临的形势是,南边有刘表,北边有损失、张邈、曹孟德,河北是袁本初,徐州有荀贞之,可谓是四面皆强敌也。此正明公应当敞开胸怀,用人之际,故对吕布,其人虽然骄纵,以下吏之见,明公对他还是应该稍加忍让,并且甚至不但宜加忍让,还应对他更做笼络,驱其为明公之鹰犬,为明公破灭周边之诸贼,如此才是上策。” 袁术复做沉吟,寻思片刻,他问杨弘,说道:“德业,那依你之见,现下我该怎么做才好?” 杨弘说道:“明公,以下吏之见,适才李子务所言,‘传檄吕布’此话,倒是不错。” 袁术说道:“传檄吕布?” 杨弘说道:“正是!不过,这个传檄吕布,却不是严厉的斥责吕布,以下吏愚见,明公不如传檄告之:其阵斩孙坚,功劳甚大,非豫州刺史,不足以酬其功也。” 袁术微蹙眉头,说道:“非豫州刺史,不足以筹其功也?” 杨弘说道:“正是,明公可以在檄文中对他讲,明公打算表举他为豫州刺史,以酬他斩杀孙坚之功,以此来做对他的进一步的笼络。” 却杨弘建议袁术“表吕不韦豫州刺史”的建议说出来,袁术一时还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堂中诸人中,就有一人顿时不满。 这人四十余岁,相貌俊朗,单论长相,可以说是堂中诸人中长得最英俊的一个,并且此人头裹帻巾、身穿大裳,仪态风流,亦是一派高士模样。此人名叫惠衢,是袁绍的故人,素来有才名於当世,是如今袁术帐下最数得上号的一个名士。 惠衢从席上起身,步到堂中,说道:“明公,杨德业之言,不可听也!” 袁术唤惠衢的字,说道:“明达,卿有何高见?” 惠衢昂首玉立,一手放在胸前,一手背於身后,先是顾盼堂中诸人,而后看向袁术。 他说道:“明公,吕奉先是个什么人?一个并州武夫而已!其人自兵入汝南以后,我闻他在汝南,颇是做了许多抢掠民粮、屠戮百姓的恶劣之为,早已是惹得汝南的百姓怨声载道,对他极是痛恨!又他此次用兵攻入颍川以后,屠城放火、掳掠士女,诸般恶行无不为之。如此一个武夫,甚至说是这样一个残民的恶贼,如何能当豫州的刺史? “豫州是何州也,明公对此自是知晓。豫州是为我朝之名州胜地也,世人皆言:汝、颍多奇士!汝南、颍川的名族、名士,历代层出不穷。以吕布这么一个武夫,如果把他任豫州刺史,如何能够服众?豫州的士人,又如何会能够接受他做本州的刺史? “若一定要把吕布任为豫州刺史,下吏好有一比,这就叫做‘驱虎牧羊’。下吏以为,不仅会激起豫州士民的强烈不满,而且,豫州士人对明公的观感、评价,只怕也会因此而变得恶劣起来!这对明公实现抱负远志,显然是会极为不利的。 “是以下吏认为,表吕布为豫州刺史,万不可取!杨德业此言实是……” 说到这里,惠衢顿了一下,转目杨弘,微微一笑,问他说道,“杨君,你是不是昏了头了?” 杨弘虽然是袁绍袁术帐下长史,但像惠衢,包括刘勋等等,这些人都是袁术昔日的故交,与袁术都是交情很好的,对於这些人,杨弘也是要礼让退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