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风流_49 袁公路聚吏会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9 袁公路聚吏会议 (第5/5页)

众人,“卿等有何高见,都一一道来吧!”
  就又有一人挺身而起,说道:“主簿此言,以下吏愚见,实在荒谬!”
  袁术问道:“如何荒谬?”
  这人说道:“主簿说先去檄吕布,言称表他豫州刺史,而在颍川、汝南为明公有后,再做其它计议。……这话是何意思,这不就是在哄骗吕布么?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寻常百姓,尚且重信,况乎明公,焉能无信?此断然不可取之!
  “况我闻之,得天下者,岂在匹夫之勇?在乎名与德也!汝南是明公的乡梓,汝、颍士人,或与明公故交,或与明公姻亲,以明公之名,足可招抚汝、颍士民,又何须吕不为?”
  这人往前一步,对袁术说道:“明公,不但汝南不能给吕布,颍川也不能由他占据!明公所以南击刘表,久不能胜者,非为别故,只凭南阳一郡,不足为兵、粮之基也,今如能趁孙文台身死的良机,夺下汝南、颍川为明公所有,则明公便正可用汝南、颍川作为兵、粮之来源,再尽取此二郡之高明之士,为明公出谋划策,然后南下再击刘表,何愁不胜呢?
  “等打下荆州,转而向东,扬州亦可取之!豫州已得,荆、扬即下,复挟此三州,北取兖,西定徐、青,如此则据天下之半矣!袁本初虽占河北,何足虑也?”
  袁术、袁绍虽为兄弟,但袁绍是庶出,袁术很看不起他,却偏偏袁绍的名气又比袁术大,袁术对此一直都是衔恨的,此时听了这人的这话,那是正说到了袁术的心坎上。
  袁术大喜,顾堂上诸人,说道:“诸君,知我者,苏伯任也!”
  却是这进策之人,名叫苏由,字伯任。
  堂中一人,随着袁术的这话落地,马上起身鼓掌,说道:“苏君高见!”伏拜在地,进言袁术,说道,“敢请明公,就按苏君此议行之罢!”说话这人乃是李业。
  於是,袁术采纳了李业、苏由诸人的意见,定下来兵分两路,一路由张勋、乐就率领,攻入汝南,抢夺平舆;一路由雷薄,陈兰率领,进入颍川,攻抢阳翟。
  议事到此,天已微亮。
  袁术困倦的劲头上来,打了个哈欠,他以手捂嘴,说道:“哎呀,不知不觉,与君等议事竟是到了天亮,我就不留君等了!想来君等定然也都困倦了,各自回家,补补觉去吧。”
  众人俯拜行礼,等袁术离开以后,也都各自出堂。
  从杨弘等人在堂上所发表的那些不同意见,就可以看出他们彼此之间是有亲疏远近的,观点相同的人,自然就走得近一些,观点不同的人,自然平时也就走得远些。
  因此,当他们出堂后,也就自然而然地分成了几拨,分别各走。
  出堂过院,到得府外,李业拽住了惠衢,说道:“惠君,且请慢行。”
  惠衢止步,问道:“子务,有什么事么?”
  李业微微一笑,对惠衢说道:“惠君,你是不是想做豫州刺史?”
  惠衢呆了一呆,没有立刻回答他,反问说道:“你此话何意?”
  李业摸着自己长短不一的胡须,胸有成竹地说道:“惠君,你要是想做豫州刺史的话,我可以让你做上。”
  惠衢说道:“你可以让我做上?”
  李业说道:“不错,我敢给你打这个保票!只是惠君,在此之前,我有一句话想问。”
  惠衢说道:“什么话?”
  “待到事成,我保你做上豫州刺史之后,你如何谢我?”
  惠衢如何回答李业的,因他是俯李业的耳边轻声所言,别人并不知晓,且不需提。
  只说袁术命令张勋等分兵两路,各取汝南、颍川的军令,下达到了营中。
  张勋领命,等传令的使者离去后,他回到自己帐中,呆坐了好一会儿,长吁短叹、叹息不止。
  帐中的亲信军吏纳闷不已,便就有人问他,说道:“将军,为何喟叹不已?”
  张勋说道:“吕布虽然骄横,然现下我军与刘表对峙已久,到现在,刘表不能灭之,我军仍局促於南阳之区区一郡,向东,黄祖也不能灭之!当下正是要用到吕布这样的勇武之将的时候,明公却要趁孙坚战死之际,争抢颖川、汝南,这不是要与吕布反目么?怎能够这样做呢?”
  帐中的亲信军吏闻得此言,俱是无语。
  稍顷,一人说道:“将军既然觉得不妥,那何不进言明公?”
  张勋说道:“明公的性子你们又不是不知,我进言若是有用,我早就进言去了。”
  诸军吏问道:“将军,那现在该如何是好?”
  张勋再次叹了口气,说道:“唉,明公既然军令已下,我等也只能遵令从事!且先赴汝南,与吕布争一争平舆,看看情况如何,之后再说其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