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1 吴夫人一言而决 (第4/6页)
战的时候,为动摇吕布的军心,便曾用“褒信已被坚军打下”来做谣言。却那孙策虽然不知孙坚在郾县用过的这个计,但真是虎父无犬子,父子二人想到一起去了,都看到了“褒信是吕布的最大弱点”这一点。 可是孙策的这个意见说出来之后,吴景、朱治等人,却是无不神色大变,俱皆吃惊。 吴景大惊说道:“孙郎,袭攻褒信?这、这、这太危险了!” 孙策说道:“只凭我一路兵马攻袭褒信,或许难下,然就像公适才所言,李通、荀愔部,现驻汝阴,如果得到了他们的相助,褒信,我想还是能够打下的!只要褒信能够打下,等於说是咱们端了吕布的老巢。吕布闻得褒信被咱们攻克,他一定会舍弃召陵,急来夺回褒信的。这样,不仅召陵之围,自然就解,而且在他回兵向褒信的路上,我军又可以设伏,想办法打他一次,只要能再次把他打败,那么这次我汝南之危,也就解了一半了。 “至於汝南之危的另一半,那当然就是袁术了。袁术从南阳出兵,毕竟褒信一带,我军若是能够赶在袁术的兵马进入汝南南部之前,先把褒信打下,那么凭借褒信,也就可以把袁公路的兵马挡住。如此,我整个汝南北部的危险就就都可以解掉了。” 细细想来,孙策的这番分析,倒是十分有理,可是他这个计策,的确是相当危险。 吴景说道:“孙郎,话说来虽然是这样讲,但你的这个计策要是不能成,褒信如果打不下,那么咱们只怕就会是后撤无路,就连平舆,召陵也都要丢掉了啊!” 孙策年轻英俊的脸上露出坚定的神情,他双眼明亮,语气坚决,说道:“临此险境,当行险计!”顾看堂上诸人,问道,“舍此计之外,公等可还有其它解我此次汝南之危的良策么?” 诸人都无其他的办法。 “既然如此,公等可愿用我此计,险中求胜?” 吴景等人沉吟未言,孙河率先起身,说道:“河愿为明公先驱,为明公拔克褒信!” 吴景等人犹且迟疑。 这个时候,从大堂的后边转出一人。这人是个妇人,却就是孙坚之妻,孙策之母吴夫人。 吴夫人是吴景的姐姐,两人长相还是颇为相像的。 见了吴夫人出来,吴景等人慌忙下拜行礼。 孙策请吴夫人落座,吴夫人却也不坐。 她站在孙策的身前,看向吴景等人,大声说道:“大丈夫遇到危险的关头,应当一言而决,怎么可以瞻前顾后,婆婆妈妈?吾子所提此策,是现在唯一可用的最好解危之法。我妇人也,尚赞同此策,汝等男儿大丈夫,却怎么此等怯懦畏惧,竟不如我耶?” 有了吴夫人出来给孙策站台,吴景等人於是就都不再表示异议,俱皆俯拜说道:“愿从孙郎此策。” 要说这孙策,果是人中之杰,年纪轻轻的,就敢定下这样的行险之策,绝非一般人可以为之。 便就此定计,首先,以吴景率领平舆的部分驻军,赶去召陵,援助程普,勿要把吕布阻挡在召陵城外,以给孙策奔袭褒信争取时间,其次,传檄河内诸军,叫他们先入颍川,看看能否击败张辽部,若是不能,就去召陵与程普会师,再次,传檄给李通,荀愔,把攻打褒信的这个消息告诉他俩,请求他俩带兵帮助,最后,留朱治等守御平舆。而孙策自己,则尽点平舆的精兵,率芮祉等悍将,以及袁雄、徐逸等本部将士,还有孙河等等,奔袭褒信。 孙策向李通、荀愔求助的檄文,这日到了汝阴。 檄文先送到了李通的手上,——毕竟李通现在是汝阴县内徐州驻军的主将。 李通看完檄文,吃了两惊。 一惊是:万万没有想到孙坚如此豪杰,天下知名的勇将,居然在其盛年之际,战死在了郾县,被吕布暗箭所害。孙坚是豫州刺史,是孙坚这只江东子弟部队的主将,他的战死会带来什么样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在此北边兖州正在激战的这个背景下,李通自然是马上就想到了。 二惊是:孙策竟然敢行如此险计,奔袭褒信。 檄文中讲到的这两件事都太要紧了,李通一点儿也不敢耽误,马上就派人去找荀愔过来商量。 派出的人才出堂门,李通把那人又叫了回来,却是事关重大,他等不及荀愔再来了,要亲自去荀愔住处找他。 出了府门,也不坐车,李通命左右牵马过来,翻身上马,赶去荀愔家中。 到了荀愔家里,这时,刚过中午没一会儿,荀愔作为一个文士,平时的生活习惯是比较规律的,中午有个睡午觉的习惯,特别现在春天,容易发困,他却是正在午休。 荀愔家中仆人见李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