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5 吕奉先四攻沙羡 (第6/6页)
势出城,尾追袭之!” 遂便遣兵出城,追击吕布。 吕布的营地在城东,从城中出来追击布军,需要从吕布营垒的侧边经过。 却沙羡的出城之兵刚刚到达吕布营外,就闻其营中鼓声大作,一支兵马从中杀出。 这支兵马人数不多,然皆甲士,当先之将,可不就是高顺! 高顺引其所部的陷阵营甲士,奔腾冲锋,撞入到沙羡兵的行军阵中,当者披靡。沙羡兵大乱。吕布率兵在北,他本是佯撤,放於殿后的部队都是他本部的精锐,以氾嶷统带,也都已经做好了返身去战的准备,当下便折转回来,由北进攻沙羡兵。东为高顺部,北为氾嶷部,两下夹击,沙羡兵如何能是对手?大败一场,狼狈窜回城中。 黄射在城头见到此状,没有责备带兵败回的将校,对之好加抚慰,急令城门紧闭,继续做守城之念。这时他已知了弃营北走,这显是吕布的用计。 吕布胜了一场,率军折回,四攻沙羡。 而沙羡兵虽败了一场,一则,城中守卒尚够守城;二来,黄射发动城中百姓,把精壮都拉到城上协防;三者,黄射乃黄祖之子,威望亦足,又其本人不下城头,亲处前线,临危不惧,对外表现出了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种种缘由合在一处,城中军心遂得安稳。 吕布又攻两日,城池依然不得下。 这时西陵的军报传来,说刘邓部围攻邾县。 ——邾县就在西陵县的东南边,两县接壤,邾县如丢,西陵必将告急。 又接张辽军报,说黄祖、蔡瑁连日猛攻,他实在是吃不消了。 吕布遂又一次召集诸将,与诸将说道:“我意已决,沙羡暂且不打,咱们这就撤还西陵去”。 陈宫苦劝不已,吕布不肯听从。 陈宫无可奈何,只好任由吕布传下了撤军的军令。 出到帐外,回到自己住帐,陈宫在帐中来回踱步,既是郁愤,又是懊悔。 他心中想道:“吕布短谋而无毅力,今遇挫折便欲北还,如何能与曹公相比?”再一次升起了来投吕布的后悔,但后悔也没用,还是如他上次后悔一样,现下他只能继续呆在吕布帐下。 吕布领兵撤还西陵,同时让张辽那边也撤军退去西陵,两支兵马一同北还。 …… 吕布所部刚刚渡江,又接到军报,说刘邓已经撤离邾县,回往九江去了。 却是说了,为何刘邓才围邾县,就又撤还九江?原来,这是因为荀贞的军令。得了刘表的求援书后,荀贞尽管立即就传檄九江,命刘邓等往去驰援,可在军令中,荀贞也交代了刘邓等将,叫他们不要和吕布的部队硬拼,只要把沙羡的危局解掉,刘邓他们就可以回九江了。 ——荀贞与刘表结盟的目的,是为了困住袁术、吕布,侧面保证汝南、颍川、九江等地的安稳,如此而已,却绝不是真心要与刘表联手勤王长安的,故此,帮助刘表可以,但如果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那这个忙就不能帮。 因是,刘邓等将便按荀贞的军令,一闻吕布从沙羡北撤,便就不再围攻邾县,亦还九江。 虽是闻得刘邓等部撤围而走,然吕布这时率军已经渡江,他也没有了再去打沙羡的心思,就与张辽部会师后,依旧还往西陵去。 回到檄令,吕布犒赏军士,闲来无事,遣人去南阳,又问袁术索要钱粮。 袁术接到吕布的这封来书,那当然又是恼怒不已。 这吕布把他当成什么了?有求必应么?可现在刘表兵分两路攻宛,这个时候,他是非常需要吕布在江夏为他挡住黄祖的,要不然,黄祖兵马再来,宛县的时局就会有些危险了。 因此,百般忿恨,袁术却也只能勉勉强强的,叫李业又弄了一些粮秣给吕布送去。 ——粮秣经过李业的手,不必说,自又是陈粮居多,新粮为少,不必细说。又吕布接到这些粮后,自又是对袁术大骂一通,也不必细说。 粮秣运走没几日,袁术得报,刘表攻宛的两路兵马相继撤回。 这是刘表接到了蔡瑁、黄祖的来报,知了沙羡之围已解,所以他也就不再打宛县了,——反正再打,他也打不下来。 却是吕布自入江夏至今,一两个月的时间,在江夏、南阳兴起了这么一场大战,来来去去,只打仗就打了近一个月,袁术、刘表、荀贞三方势力都被牵涉其中,最后的结果是吕布占了郡北四县和西陵县,暂形成了与黄祖对峙的态势,而袁术与刘表对峙的整体态势未有多大改变。仗打到现在,两边都无力再战了,权且算是安宁下来。 …… 收到荀谌送来的有关刘邓等部支援黄祖此战和吕布撤回西陵等事的详细军报,荀贞看罢,对荆州目前的最新局势有了一个明确的判断,知袁术、刘表势均力敌,吕布,黄祖势均力敌,荆州方面现在应是无有忧虑了,扬州亦可由此而暂时不必再虑。 荀贞把精力重新放回到了徐州和兖州上边,这一天,他做出了巡视境内的决定。